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
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> 博士后工作站 > 博士后招聘

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刘伟研究员招聘博士后启事

发布日期::2021-02-04 字号调整 14px 浏览次数(

人才需求:招聘博士后及联合培养博士后各1名


一、博士后1名

1.专业要求
生物化学、细胞生物学、结构生物学相关专业

2.研究方向

EPH受体家族成员在神经突触生长、发育及消亡过程中的结构与分子机制研究:采用分子生物学、生物化学、细胞生物学,结合蛋白纯化、结构解析、原代神经细胞体外培养技术,从分子、细胞及动物水平研究EPH受体在神经细胞突触的稳态平衡中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。

3.招聘基本条件
1)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,为人正派,作风严谨,热爱科研工作,富于团队意识,身体健康,年龄不超过35岁。
 

2)具有良好的实验技能和英文阅读、写作能力,能独立负责课题方向,完成研究工作。

3)获得博士学位年限不超过3年,全职全时,不招收在职博士后。 
4)博士在学期间,作为第一作者在SCI收录杂志上发表论著1篇及以上。
 
4.招聘人数

拟招收博士后1人,需求专业包括生物化学、结构生物学、细胞生物学。 

5.薪酬待遇

实行阶梯式年薪制,21~30万元/年,另有深圳市政府补贴18万元/年(两年)。

6.出站待遇

出站留深从事科研工作,且与深圳市企事业单位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出站博士后人员,给予30万元科研补贴;出站留深工作满3年可以获得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待遇,补贴160万元。

7.在站基本工作任务

1)完成合作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;

2)发表 SCI 收录论文 1-2篇(第一作者);

3)主持1项深圳市级及以上以上项目。

8.应聘材料

1)个人简历,包括个人基本情况、学习工作经历、主要研究工作内容、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第一作者论著清单(SCI收录文章需注明影响因子)、获得的奖励情况。 
2)博士学位证书、毕业证书复印件(应届毕业生可于毕业后补交)。
 

3)博士论文全文PDF版(应届毕业生可于毕业后补交)。 

4)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第一作者SCI收录论著全文。 

5)两封专家推荐信(包括博士导师的推荐信)。 

6)博士后工作期间研究设想。 

9.招聘程序及时间

1)自招聘启事发布之日起,有意应聘者可将应聘材料发送到电子邮箱liuwei@sphmc.org,请以“博士后应聘-姓名-专业”为邮件的主题和附件的题目,应聘人员须保证所提交应聘材料的真实性。 

2)综合考察应聘者材料,择优组织面试。

3)按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/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博士后进站程序办理相关手续。

10.联系方式

刘老师(liuwei@sphmc.org)、卿老师DSE_sphmc@163.com


二、联合培养博士后1名

1.专业要求

细胞生物学、电生理学相关专业

2.研究方向:

TRP离子通道在光信号传递中的结构与作用机制研究:采用分子生物学、生物化学、电生理学和药理学的方法,结合蛋白纯化、结构解析、钙成像、电生理学技术,从分子、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研究TRP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其在光信号传递中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。

3.招聘基本条件
1)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,为人正派,作风严谨,热爱科研工作,富于团队意识,身体健康,年龄不超过35岁。
 

2)具有良好的实验技能和英文阅读、写作能力,能独立负责课题方向,完成研究工作。

3)获得博士学位年限不超过3年,全职全时,不招收在职博士后。 
4)博士在学期间,作为第一作者在SCI收录杂志上发表论著1篇及以上。
 

4.招聘人数

拟招收博士后1人,需求专业包括细胞生物学、电生理学。 

5.薪酬待遇

实行阶梯式年薪制,21~30万元/年,另有深圳市政府补贴18万元/年(两年)。

6.出站待遇

出站留深从事科研工作,且与深圳市企事业单位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出站博士后人员,给予30万元科研补贴;出站留深工作满3年可以获得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待遇,补贴160万元。

7.在站基本工作任务

1)完成合作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;

2)发表 SCI 收录论文 1-2篇(第一作者);

3)主持1项深圳市级及以上以上项目。

8.应聘材料

1)个人简历,包括个人基本情况、学习工作经历、主要研究工作内容、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第一作者论著清单(SCI收录文章需注明影响因子)、获得的奖励情况。 
2)博士学位证书、毕业证书复印件(应届毕业生可于毕业后补交)。
 

3)博士论文全文PDF版(应届毕业生可于毕业后补交)。 

4)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第一作者SCI收录论著全文。 

5)两封专家推荐信(包括博士导师的推荐信)。 

6)博士后工作期间研究设想。 

9.招聘程序及时间

1)自招聘启事发布之日起,有意应聘者可将应聘材料发送到电子邮箱liuwei@sphmc.org及ggxing@bjmu.edu.cn,请以“博士后应聘-姓名-专业”为邮件的主题和附件的题目,应聘人员须保证所提交应聘材料的真实性。 

2)综合考察应聘者材料,择优组织面试。

3)按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/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博士后进站程序办理相关手续。

10.联系方式

刘老师(liuwei@sphmc.org)、卿老师DSE_sphmc@163.com

   

导师简介

刘伟研究员,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专业,现任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专业技术四级研究员,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员兼博士生导师,深圳市孔雀计划B类人才,广东省及深圳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,深圳市医学会基础医学专业委员会候任委员,研究方向为神经信号传递相关蛋白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。曾获深圳市海外高层次B类人才奖、香港科学会青年科学家奖、香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奖。目前共获得国家、省市各级科研经费支持约750余万元,包括正在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、深圳市基础研究学科布局1项、深圳市科创委重点项目1项。

近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Cell,eLife,JBC,Structure、Biochemistr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6篇,总影响因子114.419,累计他引104次。其中近5年以一作或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SCI论文12篇,包括中科院JCR一区论文3篇、二区论文4篇,在相关领域取得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。曾于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2019年全国学术会议,第一、二、四届华南地区生化学会联合年会,第三、六、七届华南结构生物学论坛作学术报告。 

邢国刚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,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副主任,教育部和卫健委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。主持和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(“973”计划)课题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国家卫健委行业专项基金、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等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。在Molecular Psychiatry, Science Signaling, Pain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。参加编写国家卫健委“十三五”规划教材《生理学》及《康复生理学》(人民卫生出版社)等教材和专著10部。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(2012年,2019年)和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(2010年)等奖项。